猪油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高桥手艺人一口浓黑芝麻香,是传承百年的老 [复制链接]

1#
作为土生土长的宁波人,冬日里不可辜负的美食,自然是一碗地道的猪油汤团。汤圆,宁波人称“汤团”是宁波的符号但是,你知道吗?宁波汤团的根在高桥。

相传南宋时期康王赵构一路被金兵追杀,在高桥遇到一村姑搭救,当时村姑就把自己家做的猪油汤团让康王充饥。康王回去以后念念不忘,派人访探,才知汤团是明州(现为宁波)百姓独创的点心,从此汤团声名大振。

这碗汤团带着手艺人掌心的温度!王升大的汤团,用料和制作都颇为讲究,选用精白糯米在水中浸泡后用水磨慢悠悠地磨成白白的米浆,放入布袋沥干。而采用的糯米都是当年的新米,因为每一年的新糯米只有10月1日之后才能收割,所以王升大汤团只在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这四个月进行制作。磨完水磨粉,开始做馅芯。宁波人吃汤团大多都是“黑洋酥”汤团,所谓“黑洋酥”就是猪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,而且猪油不是熬出来的纯油,要取猪肚子里的原块“板油”。撕去“板油”外面的网膜后用手工挤压、揉搓,再一点一点地掺入黑芝麻粉和绵白糖,直到把猪油揉化了,做成黑洋酥芯子。一颗好的馅芯,黑芝麻粉要选又黑又亮的本地新芝麻炒熟后碾碎;板油,只用刚宰杀的生猪身上生剥下来的正宗板油,熟猪油是绝对不上台面的,否则就会有肉膻味。拌馅得用全手工,手上要先染一层香油,馅不能搅,得捏,太干太湿都不行。徐阿姨是宁波老字号“王升大”的员工,她做的汤团,皮薄馅多,汤清色艳,带着手艺人掌心的温度。下锅煮了,一口咬下去,滑糯软烫,黑得发亮的芝麻馅儿就流了出来,香气扑鼻。王升大始于清光绪年“王升大”,祖业是米店,创始人叫王兴儒。因为老板一直奉行“多一角”的原则,让利给顾客,于是人们竞相传颂:王记米店升大量足,老少无欺。王兴儒诚信经营的生意经,创造了口口相传的“王升大”。走进王升大博物馆,迎面可见的,便是当年王记米店卖米的虚拟场景:着马褂的掌柜,穿长衫的伙计,面前的米斗里盛着白花花的大米。如今年近耳顺之年的王六宝,是这家百年老号的第四代传人。年,王六宝在自己的厂区里盖起了仿古风格的建筑,雕花窗格,白墙黛瓦,这座“王升大博物馆”偏安一隅于小巷深处。

如今的王升大博物馆布满了怀旧物品,楼上楼下看过去,渐有时空穿越之感。民国的房产证,晚清的踏步床,百年前的碗盏……无不代表着一种已经远去的生活状态。

LASTWORD寻找高桥手艺人

三百六十行,一百零八匠

木艺陶艺,剪纸刺绣,竹编雕刻,面塑糖画……

世界是浮躁的,但手艺人是安静的

如果你的身边也有手艺人

可以在后台给我们留言

让我们一起让传统艺术流逝得慢一点

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