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癜风怎样治 http://pf.39.net/bdflx/131204/4302821.html 原创风物菌地道风物来自专辑小地方好味道
▲长汀槟榔芋,想不想来一块?摄影/刘艳晖
-风物君语-
谁才是最鲜的福建人?
要说福建第一网红城市,自然是厦门,绿化好,环境好,闽南味道棒。但厦门人,却总喜欢去龙岩吃。
在龙岩,地瓜和芋头是可以当包子皮的,鸡是会“飞”的,米酒是可以当可乐的,就连一顿普普通通的早餐,也能“吃掉一头牛”。
▲龙岩芋子包,皮是用地瓜和芋头做的。摄影/罗拉
被武夷山脉南段穿过的龙岩,孕育出了福建最重要的三条大江:闽江、九龙江、汀江,接近八成的森林覆盖率,让每一道龙岩美食,都离不开青山绿水的馈赠。
▲龙岩永定初溪梯田,青山绿水孕育了龙岩美味。摄影/冯木波
更重要的是,这里是客家祖地,“客家首府”长汀,就在龙岩。让龙岩美食成为福建第一“鲜”的,便是勤劳智慧的客家人。
客家菜,是慢热而长情的小调,清鲜而不清淡,简约而不简单。
客家吃肉大赏,有多豪爽?
靠山吃山,是龙岩味道的本色。猪牛鸡鸭们爬山走林,呼吸着最清新的空气,个个矫健肥美,把客家人养成了标准的食肉者。
就说这早餐,一份就能“吃掉一头牛”。
▲九门头,看着就很扎实了。图/《早餐中国》
这就是龙岩连城的“九门头”:牛舌黄、牛心、牛肝、牛腰、牛百叶、牛里脊肉、牛泥肚、厚肚裙、蜂窝肚等牛的九个部位,将其以“红军可乐”客家米酒入味煮沸,最后再浇上提前用米酒爆炒的姜碎提味。吃起来脆爽可口,姜味、酒味、牛的滋味,融会贯通,每一个下水爱好者,都不容错过~
▲牛肉兜汤,开启美好一天。摄影/罗拉
龙岩人的一天,更多时候还是从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兜汤开始。“兜”在客家话中是“端”的意思,兜汤,也就是端着喝的汤。牛肉兜汤最重要的秘诀,是下锅前在牛肉上洒地瓜粉,用手充分抓挤牛肉,直到地瓜粉深深渍进牛肉纤维内为止。
如此一番“按摩”,牛肉被裹上了一层晶莹剔透的“衣服”,变得Q弹十足,胡椒粉的香味把原本浓稠的汤烘托得更热烈,大口咀嚼滑嫩鲜美的牛肉,再配上一勺微辣辛香的汤底,一整天,心里都热腾腾的。
▲客家牛杂汤,早餐吃起来~图/《早餐中国》
很多地方都有牛杂汤,但龙岩的牛杂汤有自己独特的风味:汤里除了常见的牛肠、牛百叶,以及筋道的牛前腿肉和脆爽腱子肉外,还搭配有鲜甜的白萝卜,中和了肉的油腻。当汁水满满的萝卜遇到肉香四溢的牛杂,便是“金风玉露一相逢”,不爱吃下水的你也会被这完美的搭配征服,如果还不满足,甚至可以加一份猪油拌面!
▲嫩嫩弹弹的泡猪腰。摄影/罗拉
但要说到新奇,不得不提长汀泡猪腰,白里透红的大腰子,用绝细的刀工切片,同样用地瓜粉抓几下,随即把猪腰放入锅中“汆”一会儿就捞起,而最后这泡的精髓,就又要请客家米酒出场了——将煮熟的猪腰放入温热清甜的客家米酒中,最后再加入香油,猪腰香而不醒,清爽薄脆,一口下去,满满都是沉醉。
好不容易吃完早餐,正餐还是肉肉肉!长汀有名的河田鸡,正闪着轻微的油光,等着食客光临。河田鸡产于河田乡,明朝有一时期亦盛行斗鸡。河田鸡还曾选送京都,常常取胜,被誉为斗鸡之雄。
▲干蒸河田鸡。想试试会“飞”的河田鸡吗?点击图片购买~摄影/刘艳晖
河田鸡的做法有很多,但客家人最喜欢的还是白斩鸡:清水净煮,冰水静冷,最后刷上香麻油,即可上桌。这样素面朝天的鸡,绝不靠酱汁勾勒得浓妆艳抹,而以天生丽质的皮爽肉滑、香嫩可口取胜,不愧为“舌尖上的飞鸡”。
吃完鸡,也不能错过鸭~连城白鹭鸭,被称为“鸭中国粹”,相传该鸭种原本是一群南迁的白鹭,在连城与本地鸭交配,选留出这一种珍品。白鹭鸭是中国唯一药用鸭,用一整只炖汤,仅用盐调味,不放生姜和任何佐料,不仅肉质鲜嫩,汤味尤其不腻不腥,清醇可人。
▲龙岩泡鸭掌。摄影/好摄无罪,图/汇图网
大餐吃完,不妨以泡鸭爪收尾,色泽白亮的鸭掌被选中后,煮熟捞出放入冰水中,冰镇两刻钟,再进卤水中“修炼”几天,同样味道淡雅,仿佛龙岩这座森林之城的气质,不争不抢,静静绽放。
花式小吃,客家味道有多精巧?
龙岩人的童年记忆里,总是有一句:“吃零嘴吃那么多,等下还要不要吃饭啦!”在这座山城,偷吃小吃,就能吃到饱了。
一种空心的油炸糕“灯盏糕”,是客家人改良油腻食物的好点子;龙岩花生,在福建家喻户晓;把牛肉做成柔韧Q弹牛肉丸的尝试,启发了后来大名鼎鼎的潮州牛肉丸,更不用说长汀豆腐干、连城地瓜干、武平猪胆干……这展现客家巧思的“闽西八大干”。
▲猜一猜,哪一个是猪胆干?图/sohu.